【北京协和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麻醉圣手罗爱伦:我希望这辈子没有病人记得我

日期:2018/3/13 0:00:00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病人手术不疼,他不会记得你,

疼了他可能会记你一辈子,

我希望这一辈子,没有病人能记得我。


——罗爱伦

2018年3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2017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盛典。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荣获“最美医生”个人荣誉称号。


颁奖词:

她是中国麻醉学科的先行者

走向国际的引航人

悬壶六十载,桃李满天下

用一生敬业奉献,诠释一代大家的卓越风范 

《2017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片段


情景再现《上海往事》


麻醉科副主任易杰教授代罗爱伦教授登台领奖。我院麻醉科于春华教授、谭刚副教授、陈绍辉副教授、北医三院麻醉科郭向阳主任、中日友好医院麻醉科张亚军副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科王明山主任和海口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王颖林副主任作为罗爱伦教授学生代表上台献奖,并送上罗老最喜欢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黑胶唱片作为礼物,上面签满了学生的名字。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选送16名实习护士参与开场朗诵《敬佑生命 大爱无疆》

“最美医生”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


麻醉女神


如今虽已80岁高龄,但她只要身体允许,就坚持到医院上班。罗爱伦教授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协和医院“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治学精神。她被后辈们亲昵地称呼为“麻醉科女神”。



罗爱伦教授是国内外著名麻醉学专家、疼痛医学专家,历任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总编辑、临床麻醉杂志副总编、比利时杨森科学委员会中国麻醉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还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妇联执委。


她长期从事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疼痛治疗及复杂、危重病例的麻醉、复杂及抢救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积极倡导循证医学,重视术前对病人重要脏器功能及整体生理状态的评估,强调麻醉用药的精心选择及麻醉方案的个体化设计。多年来,罗爱伦教授对一些特殊疑难重症、高危患者的麻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爱伦教授193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外文教师,她的名字“爱伦”就是英文“Allen”的谐音。念大学时,她报考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临行前,母亲反复对她说:“你的职责是治疗患者,所以要对每一个患者认真负责。有不知道或者不懂的,你一定要向你认为最可靠的人请教。”母亲的谆谆教诲深深地烙印在罗教授心里,成为她行医五十六年里一直坚守的信念。


青少年时期


罗教授还是国内最早推广疼痛治疗的先驱者,倡导和开展术后镇痛、晚期肿瘤镇痛及慢性疼痛治疗业务,使我国疼痛治疗向正规化、专业化发展。1989年,罗教授会同谢荣、赵俊等老专家提请了有关麻醉科独立建科的议案。同年5月3日,卫生部正式颁发第12号文件宣布:麻醉科正式独立于外科成为二级临床学科。至此我国麻醉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今后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罗爱伦教授对中国麻醉学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1999年英国皇家麻醉学院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号。迄今为止,只有她和中国麻醉学科奠基人谢荣教授两位中国麻醉医生获得过此项殊荣。



医疗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这是对麻醉医生重要性最为贴切的表达。然而,大多数患者对麻醉医生的认识还仍然停留在半世纪前辅助科室和医技人员的阶段,“麻醉师”这个称呼是让很多麻醉医生最无奈的别称。对于这一点,罗教授深有感触:“很多人都觉得麻醉无所谓,甚至一些医生也这么想,随便把人麻倒了就行。但其实麻醉很重要,我不是因为这是我的专业才这么说。”


“一个好的麻醉大夫一定要先懂麻醉再去做麻醉,要明白什么是麻醉,麻醉的内涵是什么,麻醉的不同结果会对患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一直觉得,我懂了麻醉以后再做麻醉,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一辈子的麻醉生涯,没有因为麻醉而给患者增加负担,带来痛苦,造成不幸,只让他好上加好,这是我比较骄傲的一点。”


严父慈母


她的学生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这样评价道:“罗教授对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最大贡献是规范了学会管理、把中国麻醉推向世界大舞台。”中日友好医院手术麻醉科主任赵晶教授说道:“罗老师是除了父母以外,对我最有恩的人,我做麻醉都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她为人特别好,非常善良,但在专业上很严谨,要求特别严格。”


学生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


在学生和下属眼中,她同时兼任着“严父”、“慈母”这两个角色,让大家对她都又爱又怕。赵晶教授还记得,以前每次早上交班时,他们都要向罗教授汇报患者情况,罗教授会向他们提出一些特别细致的问题,常常让年轻医生们措手不及。正是罗教授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了协和麻醉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医生。赵晶教授表示:“是罗老师让我们明白,除了麻醉知识外,我们还要多了解患者的相关疾病和处理方法,及对患者转归的影响,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很全面的负责任的能保护患者围手术期间安全的麻醉科医生。”


罗爱伦教授与学生黄宇光(后排右一)和赵晶(前排右一)参加第80届国际麻醉研究学会年会


罗教授最让人钦佩的是她的奉献精神,她从来不以自己的名利为目的,而是全心全意为了科室,为了患者,为了麻醉学科。麻醉学科因罗教授而更加繁荣,罗教授的人生因麻醉而更加精彩。尽管已经荣誉等身,罗教授始终淡然看待。“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常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这是对罗爱伦教授最好的写照。她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麻醉医生们,她的言传身教也已经成为了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指路明灯。


感谢“ 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对本文的支持!


上一篇: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系列活动

下一篇:

协和女神范是怎样养成的?

Copyrights 2005-2018 导医网 版权所有